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力军。”为积极贯彻落实东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要求,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近期,市检察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贡献检察力量。
检查指导 为社区共建出谋划策
3月10日下午,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晓鸣带队到白云街道陇新小区检查指导社区共建工作。白云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旭军及小区干部等陪同。
“小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已基本完成,近期正在对停车位进行划线,下一步对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进行整改,相信很快就能做到规范停车……”郑晓鸣检察长一行人边沿着小区道路查看,边听取小区干部介绍小区环境整改情况。
陇新小区是老旧小区,危旧房屋较多,部分道路狭窄,车辆停放不规范,电线乱搭乱挂,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较为突出,小区整体环境面貌亟待提升。郑晓鸣检察长通过对小区整体环境进行了仔细查看,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建议。郑晓鸣表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惠及百姓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希望通过共建活动凝聚起社区干部、居民、部门志愿者的工作合力,共同营造人人参与、常态长效的浓厚氛围和创建格局。
社区共建 让社区更美
每周六,市检察院作为牵头单位,由陈益明副检察长带领党校、残联、福利院、救助站等60余名志愿来到接官亭社区开展社区共建活动。
社区是城市的缩影,社区文明程度提高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才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根据“四清四补”(即集中大清扫、集中大清楼、集中大清洗、集中大清理,补裸土绿化、补设施破损、补停车泊位、补公益广告)的工作要求,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手拿铁锹、扫帚、垃圾钳等工具,对陇新、西山、江亭、接官亭小区的小巷、绿化带、闲置空地、房前屋后、楼道等区域进行了垃圾、杂草的清理,并通过上门进户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号召居民以实际行动支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趁春光正好,市检察院志愿者们对小区绿化带补植复绿,对陇新小区陇西路两侧、居民房前屋后的绿化带进行补种。“今天虽然有点累,但是每周都能来看看自己种的绿化灌木,挺好!每次来都能看到新变化,真美!”志愿者陈旌德揉揉自己累酸的腰说。
道路共建 让道路更美
每周三下午,市检察院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国资办、国投集团、交通银行等30余名志愿者来到江滨南街(人民路至望江北路段)开展道路共建活动。
志愿者对路段内所有商铺进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宣传,劝诫沿街店主、社区居民的不文明行为,指导各引导市民有序停车、文明出行,清扫沿街道路垃圾杂物。逐户上门劝导商户签订《东阳市“门前五包”责任书》,遇到商户推脱拒签的情况,耐心向商户那解释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每一份助力,并惠及每一位市民。
“这里有很多烟头……这里有塑料垃圾袋……还有这里有随手丢弃的快餐盒……”面对一处处刺目的垃圾,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手持垃圾钳、环保袋,在路段两旁的人行过道、绿化带、商铺门口等区域仔细寻、来回捡,不放过每一个卫生死角,共同营造出一片干净、整洁、美丽的道路风景。
文明劝导 让市民更美
每周二、周四下午,市检察院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国资办、国投集团、交通银行的4名志愿者到江滨南街与中山路交叉口进行文明劝导活动。
“大叔,骑车请规范佩戴好头盔,不要闯红灯……大婶,请站到白线内,不要急着过马路,等两边的车辆停下来礼让后再过去,这样更安全……”,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路过中山路大桥路口的市民朋友们时不时都会听到这样暖心的提醒。检察院的志愿者们,总是面带微笑,满怀热心地在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积极引导过往车辆、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让,不抢道、不越线、不翻越护栏等,争做文明带头人,争做最美东阳人。
城市因你我而文明,生活因你我而精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下一步,市检察院将继续带队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呼吁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助力东阳文明城市创建,为东阳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