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
王艳:如我在访,化解万千法结的检察“魔方”
时间:2024-03-01  作者:  新闻来源:浙江检察网  【字号: | |


1000多个日夜里,800余批群众来访来电,全部落实件件有回复;200余个案件,7件入选全国典型或全省精品案件……这是金华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王艳的成绩单。不少来访群众,指名找王艳。

虽然略显低调,但控申部门作为检察院联系群众的窗口,它直通民声、最接地气。正是在这里,王艳创下了首届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业务竞赛标兵、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人才、被最高检记个人一等功等多项全国性荣誉。


信访群众变好友的朋友圈

“王检察官,恭喜你获得全国标兵,为你点赞!”“王检察官,立冬快乐,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每当逢年过节,王艳的微信里总会响起信访群众的“叮咚”祝福,这其中,老盛从不缺席。只要看到有关王艳的消息,他总会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这是王艳办理的第一个司法救助案件。30多年前,老盛因交通事故高位截瘫,父亲去世后与八旬老母相依为命,由于收到部分社会捐助款,他的低保被取消,母亲又病倒。2019年底,王艳等人到金华婺城区塔石乡参加基层服务活动时,偶然听说盛某的情况。

王艳与部门负责人随即上门走访,确认老盛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后,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给婺城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开展两级联动救助,为老盛成功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7万元。

为解决后续生活保障,王艳还积极协调区民政部门帮助老盛落实了低保政策。该案的办理,直接推动金华市人民检察院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出台了退役军人司法救助相关机制文件。

“王检察官还主动加我微信好友,经常关心问候我的身体状况。”提及初次见到王艳的一幕,老盛至今难以忘怀,“有人嫌我添麻烦,她是把我当朋友。”

来访群众,事情往往繁杂,情绪难免激动,很多人避而远之。但王艳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却加着满满当当的救助对象和信访人。“我把群众当亲人”的宗旨,转换成了指尖流露的感谢、节日里的问候、朋友圈的点赞:

“姐姐,我处对象了”“姐姐,我订婚了,喜糖给你寄过来”……这是救助对象小渊发给王艳的,因为长期遭受虐地,小姑娘一度轻生寻短见,如今,她已走出了阴影,还幸福地组建家庭当了妈妈,开启了新生活。

“姐姐在吗?法院我该怎么联系”“我们不太懂,和您熟,所以来问一下您”……这是被害人的女儿小蓓,日常烦恼、法律咨询,她第一个想到了王艳。

小小朋友圈,折射出的是王艳检察“魔方”的第一面——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和你就有多亲。


颠倒日夜和假期的备忘录

翻开王艳桌上的备忘录,晚上和周六、周日的空格子里,总是被“晚6点半接待信访人”“上午9点和代理人接洽”“审查办结***案件”等字眼填满。

2020年6月,这个月第一周的周末,王艳是陪着来自广东省的律师胡某度过的。胡某是一起特殊申诉案件的代理人。这个案件,是王艳办理的第一起刑事申诉案件。

申诉人杨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服刑期间患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导致痴呆,民事行为能力丧失。杨某通过申请国家赔偿等途径依法维权长达8年,均未获得支持,之后,又向检察机关刑事申诉。

王艳收到申诉材料后,当日即受理审查,经过对原案卷宗材料全面审查,发现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申诉人不服原审判决只是表象,个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家庭负担沉重才是根源。”经过对案件的复盘深探,王艳认为不能以一纸冰冷的审查结果通知结案。为打开申诉方多年心结,王艳先后6次与分管领导一起接待代理人,由于对方来自外省,王艳等人就按照代理人的行程安排,利用周末时间当面听取意见,围绕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程序合法性、国家赔偿等方面,从法律层面进行深入探讨,梳理案件争议焦点,并决定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对该案公开审查。

听证会邀请了省、市人大代表和人民监督员、市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等11人参加,同时邀请一名法学专家进行现场解答。听证会还通过省检察院连线最高检,在全国四级检察机关进行网络直播。结合公开听证评议意见,检察机关主动协调予以救助帮扶,用于帮助杨某后续治疗和改善生活。

听证会后,代理人对检察听证的做法表示信服,申诉方对刑事申诉审查结果也予以接受和认可。王艳撰写的该案相关做法获最高检刊文在全国推介。

2023年3月的好几个晚上,王艳总在办公室等待信访人王女士。王女士是一起刑事案件被害人的近亲属,认为被告人量刑过轻,多次到检察院信访。考虑到信访人白天上班请假不便,王艳主动提出待王女士下班后晚上接待她。一次又一次的当面交谈,一个又一个的电话、短信,真诚和善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慢慢解开了王女士的心结、法结。她还协调法院共同帮助解决王女士的实际困难。当年4月,王女士自愿息诉息访。

备忘录颠倒了日夜和假期,端正的却是检察队伍的作风和形象。背后是王艳检察“魔方”的又一面——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如我在访”,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字成主题的锦旗墙

走进金华市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总会经过一面荣誉墙,上面满满地挂了21面锦旗——这是金华市人民检察院自2021年以来,通过常态化落实“检察长接访下访”“员额检察官参与接访”等制度、深化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活动后收到群众褒奖的一部分。

每当夜深人静,结束一天忙碌的王艳总会盯着这面墙久久凝视。墙上有两个细节,令人沉思:其一,所有锦旗的开头,致谢的都是“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其二,“司法为民”“情系民众办实事”“尽职尽责一心为民”……“民”字,是这面锦旗墙的主题词。

“锦旗无声,但它无时不刻不在告诫我们: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都是‘检察为民’落地的结果。”王艳说,这面墙始终在提醒大家:检察工作最引以为傲的,是人民群众的褒奖和信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面锦旗是信访了20年的老陈送来的,那次案件没有受理,他却送来了锦旗。“不在于案子结果如何,只因为你的耐心细致让我很感动,没有东西可以表达心意,就做了一面锦旗。”接过老陈手中写有锦旗的那一刻,王艳再次感受到这9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关爱老兵暖人心 司法救助办实事”——这面锦旗是退役军人老俞送来的。2021年,继王艳办理了老盛的救助案后,金华市检察机关创新开展“军人家属司法救助专项行动”,促使全市救助军人军属18件28人,其中一案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在全国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现场做经验交流。

“上门听证解心结 司法救助暖民心”——这面锦旗是来自江西革命老区的群众余氏母女送来的。2022年7月,作为一名“85”后年轻干部,王艳揭榜单位年度重点任务,牵头开展“陈尸”类案清理和命案被害家庭司法救助专项行动,通过“领导包案+检察长接访+公开听证+救助帮扶”等多元化解模式,推动全市化解13件命案信访积案,做法被最高检刊发全国学习。余氏母女,便是这13个被害家庭的其中之一。

“维护公平正义 帮扶困难群众”——这面锦旗是困难妇女张某送来的。2022年3月最高检部署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以来,金华市人民检察院从“坐等救助”变“能动救助”,还联合市妇联、律协成立了全省首个关爱困难妇女公益律师团,让因案致困妇女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次活动中,王艳为80名困难妇女送去救助金210万元。2023年7月,王艳作为浙江代表在最高检控告申诉检察厅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中作宣讲。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一面面锦旗的字里行间,温情地诠释着一代又一代的浙江检察人,对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的坚守: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赢得人民支持,这才是浙江检察的最珍贵骄傲和最成功“魔方”。


本院概况
领导班子
组织机构
东检荣誉
检察院职能
检务须知
网上咨询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版权所有: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
技术支持:正义网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