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面子,手头资金紧张,她又好骗,收不了手……”这是近日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被告人发出的“心声”。她叫阿梅,5年来她扮演着区长、行长、图书馆馆长等角色,以各种理由从好朋友小兰那里“搞钱”400多笔,金额14万余元。如今,她的家人帮她退出了所有行骗所得,她自己也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因贪慕虚荣而行骗的代价着实巨大。
找工作和买房,都能搞定
阿梅和小兰原先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平时两人情同姐妹。2018年,小兰打算换工作。“我帮你找体制内的工作。”阿梅对她格外热心,说可以介绍她去政府部门工作。于是,她开始自导自演,开始了各种“帮忙”。
阿梅表示找这样的工作需到处“打点”,前后小兰通过微信转账共给了她5万多元。阿梅告诉小兰这些钱中有看望市政府领导的红包,也有入职单位需要的安全培训费、停车包月费、门禁卡、购买股权、编制过渡费、保险费、服装费、体检费、考会计证等等费用。
“她刚开始说可以安排城投公司和市政府编制工作,后来说是档案馆、图书馆,但我一天班都没上过,连面试、体检都没有过。”小兰也曾一度怀疑过自己是不是被骗了,但阿梅看起来很老实、善良,而且又跟自己是好朋友,便一再信任她及她介绍的“朋友们”。
为了孩子读书,小兰卖掉了自己名下的房子,想要选一套学区配套好的房子。阿梅说自己父亲是城投公司拆迁办工作人员,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学区房。小兰又给了她1万多元,但最后房子没买成,小兰孩子的户口也没落实。
“为了继续从她那里骗钱,我就跟她说能搞到公租房,这种房子是能迁户口的。”据阿梅交代,她以公租房的名义,又从小兰那里骗了9万余元,并告诉小兰这些费用包含土地划拨费、测绘费、档案管理费、公积金贷款预约金、建设局担保金等五花八门的费用。
当然,阿梅是没法给小兰搞到能迁户口的公租房的,于是她就通过中介给她在秀湖边租了套商品房,谎称是公租房。小兰住了一年多后,发现阿梅承诺的迁户口事项一直没法落实。为了这事两人发生了争执,小兰一怒之下报了警。直到警方侦查后,小兰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一人分饰10多个角色,行骗5年多
阿梅从2018年6月到2023年11月一直在以各种理由向小兰要钱。而小兰就像她的“提款机”,前前后后共转账400多次,最终承办检察官审查认定从小兰处共计诈骗14万余元。
“因为她每次都说得很像那么一回事,而且还给了我工作服,给我买了入职公职单位的保险。”根据小兰描述,阿梅在诈骗的同时为了取信于她也花了些本钱。其实真正让小兰那么长时间一直深信不疑的原因是她跟阿梅介绍的那些副区长、银行行长、图书馆馆长等“大人物”有过短信或微信联系。
“这些短信和微信都是我在操作,目的就是从小兰那里骗钱。”阿梅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自己虚荣想要在小兰面前凸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自己资金紧张,而小兰又好骗。阿梅对自己分饰多角色编造理由骗小兰的事实供认不讳。
经秀洲区检察院依法审查查明,阿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共计140000余元,属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因其有自首、退出违法所得等行为,酌情从轻处罚,秀洲区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检察官提醒:涉及金钱往来,一定要留一个心眼。尤其是这种“帮找工作需打点”的论调千万不要轻信,哪怕是熟悉的亲朋好友,涉及金钱支出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