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以案说法
“免考包过”实为诈骗陷阱 一犯罪团伙虚假办证被判刑
时间:2025-03-03  作者:  新闻来源:浙江检察网  【字号: | |

“不用考试,花钱就能办特种作业证”“官网可查,全国通用”……部分网络平台出现的虚假办证广告引发关注。近日,在三门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以虚假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实施诈骗的案件中,主犯何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十六万元;从犯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六万元;其余十余名涉案人员已另案处理。

经查,2023年4月,何某注册成立某企业服务管理公司,通过招募梁某等十余名业务员,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大量“免考包过”类办证广告。业务员以“全托免考”“官网可查”等话术吸引从业人员办理所谓“特种作业操作证”,实际却以780元至268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无法正常持证上岗的培训合格证。为增强欺骗性,犯罪团伙业务员在与客户沟通时,刻意强调“官网可查”,但实际上,所谓的“官网”只是证书上培训机构的官网,真正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国家机关官网根本查不到相关证书。而当受害人发现证书无法使用时,业务员又以“系统延迟”“证件补发”等理由推诿退款。

“很多客户只知道相关工种有证件要求,但并不清楚具体需要哪种证件,这些人正是我们的目标。”何某在审讯中坦言。特种作业操作证需经应急管理部门考核颁发,而该团伙提供的培训证书既无从业资质效力,也无法通过应急管理部官网验证。截至案发,犯罪团伙非法获利70余万元,受害群众达800余人,遍布全国多个省份。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安全生产监管漏洞,三门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应急管理部门送达检察建议,推动开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专项排查。同时联合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通过以案释法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特种作业操作证不仅是对从业人员自身的安全保障,更是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防线。从业人员在报考特种作业操作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接受培训并参加考核,切勿轻信网上所谓的‘免考拿证’等虚假宣传。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权益,更是为了维护整个安全生产市场的秩序。”该院检察官提醒道。


本院概况
领导班子
组织机构
东检荣誉
检察院职能
检务须知
网上咨询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版权所有: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
技术支持:正义网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