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日赚千元?
网恋对象要求转账?
官方客服上门退款?
……
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办?
今年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主题是“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为帮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切实提升防范意识和反诈能力水平,检察官结合本院近期办理的真实案件,梳理了5种常见的诈骗类型及话术,一起来看一下!
一、“刷单返利”专坑打工人
2025年1月,位某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附有“某约”二维码的视频,扫码下载软件后,客服以“约会需入会并完成返利数据单”为由诱导其转账。位某先支付235元获返202元,随后投入1500元,客服以“操作失误”要求补单6600元;支付后又称需再补42881元,位某支付6800元。客服又诱使其透支信用卡取现96000元,分装两包裹放置指定地点。位某完成交付后对方继续索款,其察觉被骗报警,共计被骗11万余元。
警惕话术:“动动手指、日赚千元”“在家兼职、轻松高薪”“先垫付、后返利”。
检察官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轻松高薪是陷阱!任何要求垫资、刷流水、购买虚拟物品的“兼职”都是诈骗!牢记:刷单违法,本金难保!找正规工作,走踏实路子。
二、“网恋杀猪盘”收割恋爱脑
2024年9月,陈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添加了一位好友,经过一段时间交流,两人确定为男女朋友关系。对方在闲聊中透露自己通过炒股赚了很多,陈某听闻心动,遂让对方带其炒股。接着,陈某按照对方要求下载指定的炒股软件,并按对方要求多次转账进行炒股。过了一段时间,陈某发现其账户是负数,对方称是融资融券,把融资金额补上就能平仓,可以提前把钱赚到手,要求其继续投钱。接着陈某就发现自己无法将股票账户内的钱取出,之后民警上门,陈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82万元。
警惕话术:素未谋面就深情告白、嘘寒问暖、展示“成功人士”形象、透露“稳赚不赔”投资或博彩内幕。
检察官提醒:网络情缘一线牵,谈钱谈利风险高!对突如其来的“完美恋人”保持清醒!凡是以爱为名诱导你投资、借钱、转账的,就是“杀猪刀”! 真爱不靠金钱证明,捂紧钱袋子,别让“爱情”冲昏头!
三、“假客服”连环骗
2024年6月30日,叶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添加了一位好友,对方称从他那边充值某短视频平台钻石更便宜。叶某同意后,先在支付宝上转账8000元购买钻石,后用浏览器打开对方发送的网址链接,显示的是网页客服。网页客服称叶某账户没有开通自动发货功能,还需给对方转两笔15000元开通服务,之前充值的钻石才能到账,并称两笔15000元可以退回。叶某听信打款后,发现钻石仍未到账,遂要求对方退款,结果又被告知退款额度不够,还需继续打款。此时,叶某才惊觉被骗,共计被骗3.8万元。
警惕话术:“商品或快递有问题要退款”“账户异常需解冻”“误开会员需取消扣费”,要求提供验证码、下载屏幕共享软件、转账到“安全账户”。
检察官提醒:客服主动找上门?先挂断,再核实!绝不透露验证码、密码!绝不下载不明软件!官方客服不会索要验证码,更不会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 挂断电话,主动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登录官网核实是唯一正解!
四、“虚假投资”专骗有钱人
2025年3月,董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一推荐股票的视频,于是关注对方并被邀请进入“炒股群”。董某下载安装对方推荐的软件并多次充值,且听信其所称的“自己线上充值只能小额交易,线下现金交易更方便”,将30万元现金交给上家安排接收的人员。后董某在其软件账户中看到30万元到账。次日,对方向董某推荐一只新股,董某再次交付30万元。仅两天时间,董某共计被骗60万元。
警惕话术: “内部消息”“稳赚不赔”“超高回报”“专家带队”“保本保息”。
检察官提醒: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天上不会掉金砖! 警惕“暴富”诱惑!投资理财请认准正规持牌机构!对陌生平台、不明APP、微信群/QQ群里的“大师荐股”“内幕消息”一律说不!不贪心、不轻信、多核实是守住财富的关键。
五、“网络寄拍”骗年轻女性
2024年12月,周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人发寄拍的广告,对方声称让周某购买他们的服装,穿上并拍照,将照片寄给对方后,对方就会把衣服赠送给周某,并将购买款返还给周某。周某同意后就按照对方的要求先代付了600元的购物券,接着对方让周某下载某投屏APP,双方通过该APP进行联系,对方让周某在支付宝里开通花呗,周某支付宝被扣款三笔共990元。之后对方又发送一个二维码,周某使用支付宝扫码后直接进入待付款界面并自动付款。周某共计被骗4700余元。
警惕话术: “免费送拍”“先垫付货款/押金,拍照返款+佣金”“模特兼职、门槛低、回报快”。
检察官提醒:免费送拍是诱饵,垫付押金是骗局! 真正的寄拍平台不会要求模特垫付大额费用! 警惕需要缴纳“会员费”“保证金”“货款”的陷阱。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平台,涉及钱款务必三思! 保护个人信息,别让“模特梦”变成“金钱坑”。